输入URL发生了什么?
- 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URL并按下回车。
- 浏览器查找当前URL是否存在缓存,并比较缓存是否过期。
- DNS解析URL对应的IP。
- 根据IP建立TCP(传输层)连接(三次握手)。
- 客户端发送⼀个
TCP
的SYN=1,Seq=X的包到服务器端口 - 服务器发回SYN=1, ACK=X+1, Seq=Y的响应包
- 客户端发送ACK=Y+1, Seq=Z
- 客户端发送⼀个
- HTTP发起请求。
- 服务器处理请求,浏览器接收HTTP响应。
- 渲染页面,构建DOM树。
- 关闭TCP连接(四次挥手)。
- 主动⽅发送Fin=1, Ack=Z, Seq= X报⽂
- 被动⽅发送ACK=X+1, Seq=Z报⽂
- 被动⽅发送Fin=1, ACK=X, Seq=Y报⽂
- 主动⽅发送ACK=Y, Seq=X报⽂
输入URL发生了什么?为什么要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?
这是为了防止已经失效的请求报文突然又传到服务器产生错误。
HTTP协议介绍
超文本传输协议(HTTP)是一种应用层协议。
HTTP是一个客户端终端(用户)和服务器端(网站)请求和应答的标准(TCP)。通过使用网页浏览器、网络爬虫或者其它的工具,客户端发起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上指定端口(默认端口为80)。我们称这个客户端为用户代理程序(user agent)。应答的服务器上存储着一些资源,比如HTML文件和图像。我们称这个应答服务器为源服务器(origin server)。在用户代理和源服务器中间可能存在多个“中间层”,比如代理服务器、网关或者隧道(tunnel)。
尽管TCP/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应用,HTTP协议中,并没有规定必须使用它或它支持的层。事实上,HTTP可以在任何互联网协议上,或其他网络上实现。HTTP假定其下层协议提供可靠的传输。因此,任何能够提供这种保证的协议都可以被其使用。因此也就是其在TCP/IP协议族使用TCP作为其传输层。
通常,由HTTP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,创建一个到服务器指定端口(默认是80端口)的TCP连接。HTTP服务器则在那个端口监听客户端的请求。一旦收到请求,服务器会向客户端返回一个状态,比如”HTTP/1.1 200 OK”,以及返回的内容,如请求的文件、错误消息、或者其它信息。
HTTP协议定义Web客户端如何从Web服务器请求Web页面,以及服务器如何把Web页面传送给客户端。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/响应模型。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报文,请求报文包含请求的方法、URL、协议版本、请求头部和请求数据。服务器以一个状态行作为响应,响应的内容包括协议的版本、成功或者错误代码、服务器信息、响应头部和响应数据。
以下是 HTTP 请求/响应的步骤:
- 客户端连接到Web服务器
一个HTTP客户端,通常是浏览器,与Web服务器的HTTP端口(默认为80)建立一个TCP套接字连接。例如,http://www.simonf.cn。 - 发送HTTP请求
通过TCP套接字,客户端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文本的请求报文,一个请求报文由请求行、请求头部、空行和请求数据4部分组成。 - 服务器接受请求并返回HTTP响应
Web服务器解析请求,定位请求资源。服务器将资源复本写到TCP套接字,由客户端读取。一个响应由状态行、响应头部、空行和响应数据4部分组成。 - 释放连接TCP连接
若connection 模式为close,则服务器主动关闭TCP连接,客户端被动关闭连接,释放TCP连接;若connection 模式为keepalive,则该连接会保持一段时间,在该时间内可以继续接收请求; - 客户端浏览器解析HTML内容
客户端浏览器首先解析状态行,查看表明请求是否成功的状态代码。然后解析每一个响应头,响应头告知以下为若干字节的HTML文档和文档的字符集。客户端浏览器读取响应数据HTML,根据HTML的语法对其进行格式化,并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。